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资料图片:Azis Kurmala
在中国南方传承印尼语
Harianty • 17 Oktober 2025 13:28
美都新闻网 10 月 17 日电 :印尼语在中国的发展逐年显著。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只有三所大学设有印尼语专业。
1950年至1970年间,中国开设印尼语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当时雅加达与北京的外交关系冻结。
这种关系的冻结,尤其是在1965年“九卅事件”发生之后,使印尼语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为不少华裔学生希望学习印尼语言与文化。
最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转而到荷兰学习印尼语言与文化。在雅加达与北京外交关系冻结期间,中国政府反而鼓励广东外国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正式开设印尼语专业。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曾表示,印尼语是一种使用人数众多的语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领导层最终决定于1970年正式设立印尼语专业。
自2005年以来,印尼语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年,印尼第六任总统尤多约诺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深化。
同年,中国两所大学——广西南宁市的广西民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开设了印尼语专业。
随后,陆续有多所高校设立印尼语系,包括南宁的相思湖学院、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昆明的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等。
目前,中国已有20所高校开设印尼语专业。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教师、印尼名“梅拉蒂”(Melati)的肖丽贤介绍,这一数字显示了印尼语教育在中国的广泛发展。
梅拉蒂表示,随着中印尼关系日益密切,中国社会对懂印尼语的毕业生需求也在增加。她表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年都开设印尼语课程。她提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年都会招生印尼语本科生。
梅拉蒂透露,往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阶段的印尼语专业中国学生大约有10到20名。目前,该校印尼语本科学生共有10人。她曾在印尼日惹的加查马达大学学习印尼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有人进入公务部门工作,有人担任中国企业驻印尼项目的翻译,也有人在印尼驻华领事馆工作。可见,该专业的设立与实际就业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两年还出版一本《蓝皮书》,作者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印尼语等多个领域。
这本《蓝皮书》内容涵盖印尼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情况,以及印尼政府的外交政策。同时,它还为有意赴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相关背景分析和投资须知。
虽然印尼语本科生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梅拉蒂仍充满热情,继续在中国推广印尼语言与文化。
为了进一步推广印尼文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于2025年11月23日举办“印尼文化节”,并邀请日惹国立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大学的代表团参加。
印尼代表团将带来蜡染制作工具和印尼传统服饰,让广东民众更深入了解印尼文化,尤其是蜡染艺术。
在梅拉蒂看来,印尼文化极具多样性,每种文化与习俗都有独特魅力。其中,爪哇文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在加查马达大学求学期间,经常到街边小摊品尝地道美食,学习蜡染,并观看传统舞蹈表演。对她而言,日惹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旅游资源,还以安全与热情好客的民风著称,使外国人乐于长居于此。
作为印尼公民,我们理应珍视并传承印尼语言与文化,把印尼语作为多元社会中的团结纽带。应当继续加强在公共空间、媒体与教育领域对“规范、优美使用印尼语”的宣传与教育。
流行语与地方语言是文化的色彩,但标准印尼语应始终作为坚实的语言基础。语言作为凝聚数千种地方文化的纽带,是文化防线的第一道屏障。
当印尼语在文学、电影、音乐及数字媒体中被广泛使用时,它就能构筑一个守护本土价值、抵御外来文化影响的文化空间。(安塔拉通讯社)
Harianty